父母子女一场,我们互不嫌弃
普通人,普通的烦恼
知乎上有人提问:孩子很平庸,非常失望,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?
具体描述为:
自己对孩子太过急切,像极我爸当年的那个样子,也是我最讨厌的样子。如何养成心平气和看待孩子这一路走过去的印记,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执着?
评论里一片揶揄。
一边是:请问您是清北复交,还是哈佛剑桥?
另一边是:别慌,孩子也正愁怎么面对这么平庸的父母。
看得出来,面对孩子的平庸——接受,是比患得患失更加务实的态度。毕竟,中人之资是绝大多数。
题主反思到自己的急切,又希望接受起来心平气和;有时候不甘于孩子平庸,有时候讨厌自己如此强求。这些起伏不定,就是一个普通人都会有的内在冲突。
从父母角度来讲,无论你是自觉平庸,还是已经成就卓著,不希望看到孩子活得平庸,可谓人之常情。
人之常情的事,就要有顺势而为的气度。在盼儿女出人头地这件事情上,历经了现实与时间的打磨过程,该放下总会放下。
我们很少看到已经退休的父母,还在为子女的普通感到焦虑,反而是劝孩子要注意身体,工作别太逞强。
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,是身心发展最迅猛、体验最丰富、成长最重要的十几年;同时,父母也正经历职业发展和完成资源积累。
在彼此的人生黄金期内,如果拿来纠结平庸的问题,影响感情也就罢了,反而可能会与期待相背或更糟。
凡事都有度,过度必有因。因为过分追求功利化,导致在过程中崩坏,这样的教育后果,屡见不鲜。
所以,问题可能变成这样:我为何如此在意孩子是否平庸?
不接受自己的平庸,因此寄希望于孩子不平庸,这想法在逻辑上特别说得通;但在心理上,却是遭到了卡顿的一种外显。
孩子可以是父母生命的延续,但不是父母生活的替代和救赎。
换句话说,如果孩子真的做出了傲人成就,多半也是TA自主发展的结果,父母充其量是没有在道路上设置过障碍。
“懂事”的父母都乐于承认,孩子的成功源于自身的努力,而不是父母自以为是的各种鞭策。
当然,这里不是在否定父母付出的过程,而是要觉察心理的未分化现象。
如果父母的内在把孩子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,就会无意识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置孩子,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需要置之度外,此时的每一句“都是为你好”都可能是“你要满足我”。
看到网上写了这样一个故事:从清华物理系毕业的一个男生,毕业后放弃求职,在家蹲了三年不见人,只打游戏,也不出门;这个从小就被窒息的“母爱”包裹,懂事又出类拔萃的孩子,莫名地废了。
他学心理学的表姐说,这是他被压抑的叛逆期卷土重来;比该来的年纪,爆发的更猛烈。
父亲在他中考前离家出走,母亲当他死了,从此孤儿寡母,含辛茹苦。
妈妈经常半夜哭着捶他房门:“你是不是想要我死?”邻居们也习惯了这哀嚎。而他听得到妈妈的每一个字,但就是面无表情不予回应,因为每一个字早已刻进心里。
不是没想过死,只是他不确定,死,是给妈妈最好的交代。而且死,也说不清自己。或者说,他没有过自己。
弗洛姆说:“每一个人都不应该作为别人的复制品而生,拥有自我生活的权利,是人格独立的意义”。
所以,一个人,要先是TA自己,然后由自己决定过怎样的生活。
自我不见了,连平庸的机会都没有。
在心理上和孩子分得清的父母,不会在亲子关系中有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粘连感,而会是:
我平庸,孩子也可以平庸;我优秀,孩子还可以平庸。
讨厌平庸,是未曾得到该有的喜欢
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,很难吗?
其实并不容易。
也许正因为很多普通人经历过社会的“毒打”,觉得做好一个普通人并不容易,才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“人上人”。
比如,有的人从小就家庭经济条件不好,父母总感觉到被周围人瞧不起,孩子也在低自尊中生存。
好不容易等到老房子要拆迁,本来是改善生活的一次机会,邻居都欢欢喜喜的,但这家的父母愁眉不展,认为开发商给出的条件是看他们穷人好欺负,政府也不替他家说话。
这家的孩子在父母的贬损中长大,被父母耳提面命要考上公务员,如此才有扬眉吐气之日。
我想我们都乐于看到这个孩子真的如父母所愿,通过考取来改变家庭的命运。
同时也不免忧虑,日后在公务员的岗位上,孩子内心会不会也时常被“总是有人跟我过不去”类似的苦楚所煎熬。
就像连岳在给青少年的回信中提到:
有很多家长特别偏好让孩子考公务员,尤其是家庭环境很不好的;但公务员可能更适合家庭底子好的孩子,因为他们更能禁得起挫折和诱惑。
话很扎心,却是真相。
富足的经济会夯实人们的自信,贫困的环境也并非没有希望;其中的内核是:让孩子在父母的眼中看到光。
这光是,无论条件多恶劣,你在我眼中都是有价值和被爱着的。有了这光,贫瘠将走向普通,普通也成为更光明和更强大的前奏。
很多人正是缺少作为一个普通人被爱过的体验,才在人生的发展中后劲不足,甚至倒退。
这项功课一直未补的话,生活中的小困难都会变成大bug,普通级别的困难都被演绎成“总有刁民想害朕”。
原因是心理上的被迫害焦虑在持续高位运行,而父母充满爱意的目光才是舒缓张力的解药。
知乎高赞有一则分享:笔者有一对出身农村不爱学习的普通父母,对他最好的教育是给他买了几本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经常带他到野外去捉蚂蚱,看星星;对他满篇错误幼稚的很多思考,父母都给与专心聆听。他觉得,父母没有钱,没有地位,但给了他安全感。
他说出一句十分动人的心灵叩问:“没有一个孩子,没思考过宇宙。可有几个家长,和孩子一起看过星空?”
星空可能比不上眼前的功利,可这种浩渺“无用”的东西,让我们在痛苦时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——抛开功名利禄,星空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。
这是为人父母在起点上能够给到孩子的安全和尊严。
普通生活蕴含力量
平庸与否,并没有一个标准。
比起平庸,我更想使用普通这个词。平庸听起来有些贬义带点丧,还有些不思进取,结果让人联想到躺平。而一个普通人,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是积极的,也更符合社会潮流。
克服困难,真诚对待生活和家人,做好一个普通人,这怎么就没底气了呢?
我对富翁和渔夫的故事有了新的理解。
富翁的终极理想是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整日在海岛上晒太阳,渔夫则表示不用那么费力,他已经做到。
然后有人指出渔夫的盲区,你没有钱就无法像富人一样环游世界。
我再续写一下结局:渔夫发奋将渔业做大,满世界开连锁,但他想有空就回岛上晒太阳的愿望,不会泯灭。
这个愿望,就是所有人对普通生活的向往;无论你已钱权等身,还是努力在与命运抗争。反过来想,把普通人生过好,走向卓越的胜算也会更大。
省掉这一基本步骤,只怕成就昙花一现。
对于一个孩子最大的恩典就是,无论TA有多普通,始终能迎来父母肯定的目光。这目光会帮TA聚合成强大的自体力量,抵挡外界的一切刀枪剑戟。
父母子女一场,我们互不嫌弃
孩子永远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,不管父母有多普通。
让我想起画家梵高。
在他之前,有一个哥哥还没生下来就夭折了。在梵高母亲的心中,未出生的哥哥才是最好的,这是一种分裂状态。
这里的分裂,是指心理上的发育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整合,人生活在现实中,却心系夭折的儿子。
梵高的出生,并没有将母亲的目光移向自己,他本能地爱着母亲,但感受不到母亲,这也是他分裂的地方。
一生带着母亲的嫌弃,他住进了精神病院。可以想象,他不仅不嫌弃母亲,还以患上精神病来替代表达母亲的分裂。
梵高生前和弟弟的关系最好。在他开枪射向自己的腹部自杀时,并没有立即死掉,在忍着剧痛给弟弟的信中写到:对不起,我连最后一件事情也没有做好。
如果梵高再世,我宁愿他是被父母爱着的一个普通小孩。也许这世界从此少了一个伟大的画家,但多了一份生而为人应得的被看见和尊重。
父母接受孩子的普通,不过分要求成功,就没有在制造分裂;就会赢得孩子的尊重,当然不存在彼此嫌弃。
无论大人孩子,可以不必成功,但也不必躺平;有必要的是,了解自己是什么人,想活成什么样儿,然后专注自己。
专注自己的过程使自我确定感增强,结果可能是继续普通,或者不再普通。
作者:徐亚辉,二级心理咨询师,UM心理主笔;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。
2021-07-25
2021-07-25
2021-07-24
2021-07-24
2021-07-23
⬇⬇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预约UM心理服务